本帖最后由 ruyi 于 2021-3-16 10:10 编辑
作者:TRY-u 摘要:如今全世界的人都能体会到爱情的美好,人们对爱情的态度体验也在不断变化,我们相爱、彼此沉沦,却不可避免的想到一个问题,这个人能陪我多长时间呢?我们的爱情能持久吗?本篇文章将谈论影响恋爱关系的几个因素,并且为如何建设长久的恋爱关系提供建议。 关键词:爱情、影响因素、关系建设
一、 影响因素 1. 文化 基本上各种爱情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似乎相同,但我们常常在书中或是影视中看到,在大的层面上来讲,中西方的爱情就有很大的差异。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熏陶下的人谈恋爱,这对这段恋爱关系是非比寻常的考验。对爱人品质的偏好他们各有各的侧重,对于生活方式他们各有各的习惯,对于饮食各有各的喜欢与热爱,对于家庭关系的处理、还有文化习俗等各个方面都会影响两个人之间的相处,这样长时间的交往,如果双方没有进行很好的交流与沟通终究会走向结束。 2. 依恋类型 在发展心理学中有提到依恋类型,安全型、多虑型、超脱型和恐惧型,这些会影响人们在生活中和别人的相处及关系,在爱情中,主要谈及依恋类型的两种维度,忧虑被弃和回避亲密,这两种维度与爱情的所有成分都有关系。安全型依恋的人会相信这段恋爱,会更加坦然,把自己放在和爱人平等的基础上,会让这段关系更加亲密,他们在性生活中会体会到更多的快乐与满足,与恋人的性生活次数也会相对较多。同样,他们对自己的伴侣会更加忠诚,这就很好的保证了恋爱的稳定,他们也会在伴侣伤心难过时提供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反之,不安全型依恋的人与伴侣的关系没有很亲密,他们总是忧虑、恐惧不安、担心被抛弃,相对来说也不能忠诚的对待恋爱,不会提供给恋人真心地关心和守护,不能给恋人长久的保障和承诺。 3. 年龄 个体的年龄是一个变化缓慢的影响恋爱关系的因素,首先是双方年龄的差异,民间常有俗语“女大三,抱金砖”,而在一些研究中则表明,女方年龄过大反而会影响彼此的相处。双方年龄的差异会使一方相对成熟,考虑事情比较全面,而另一方就会相对幼稚,这样就会影响二者之间的相处,迟早崩溃。年龄的另一个方面则是年龄的纵向比较,研究者比较了60岁的夫妻和40岁的夫妻,结果发现年老的夫妻有更多精神上的快乐,整体更为积极、温和和成熟。 4. 性别 性别方面在恋爱中的差异一直都是大众热议的话题,男性在恋爱方面比较大大咧咧,而女生比较注重恋爱的仪式感和细节,女生在爱情方面比男性更为谨慎,更迟缓的体会到激情,这一点似乎也与传统文化背景下,女性的地位有很大关系。男性在恋爱关系中更看重激情,女性则更看重承诺。 5. 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现在成为辅助青年人恋爱交往的媒介支撑,青年恋爱交往的媒介使用有助于维持亲密关系,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恋爱造成了不好的影响,现如今出现了恋人之间因为查看手机上的一些社交软件关系出现裂痕的现象,影响着双方的交往界限,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彼此的信息安全。社交媒体的出现让双方更倾向于在线上交流,疏忽了现实生活中的交流与相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关系的稳定,也让双方的感情更具有了表面化的特点。
二、 如何建设恋爱关系 1.保持忠诚 前面也有提到依恋类型会影响恋人彼此之间是否忠诚,从而影响恋爱关系,所以为了和恋人之间建设更好的恋爱关系,恋人彼此必须保证对对方的忠诚。在认知上对彼此忠诚也就是将对方划入了自己的范围,会把自己和对方看做一个整体。学会忽略对方一些较小的过失,无心之失不必放在心上。不要太在意别人有多幸福,在认知上调整自己,多多看到自己这段恋爱关系的美好。更不要说别的异性比自己的恋人有多优秀,这样会给自己的恋人带来伤心。在行为上对彼此忠诚即注重恋人的感受,在一些小事上可以做出让步,愿意为对方做出牺牲。为了对方让自己变得更加的优秀,也会宽容对方的小过失。在与恋人关系确立后在行为上需要适当的和别的异性保持距离,给恋人足够的尊重和安全感。 2.保持满足 双方彼此之间的坦诚、个体爱恋的保证和承诺、彼此朋友之间的活动这些事情都能很好的促进恋爱关系更好发展。社会心理学上也提到了表露互惠效应,双方向彼此袒露内心的想法和小秘密时,会感到一种满足,而且能促进双方关系,但是我们也清楚过犹不及的道理,我们必须要学会满足,学会避开一些话题,即使再亲密的人也需要自己的一点空间,不能太逾越界限。 3.提高自我价值感,摒弃“假自我” 恋爱中的每一方各有自己特定的分化水平,会出现一个假自我和对方进行交往,这样会使双方的需求和恐惧过于强烈从而使信任、诚实以及相互尊重被抹杀的机会加大。通过自我鼓励,为自己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通过提高自我价值感,确定自己的能力、行为。做了更好的自己才能更好的去爱别人。 4.提高沟通技巧,积极倾听 沟通是促进双方关系的一个较好的途径,而提高沟通技巧使恋人之间能更加流畅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期望和想法,更好的了解对方,从而得到更加稳定亲密的恋爱关系。
三、总结 我们彼此之间亲密关系的建立来之不易,所以才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心思去对待这份关系,更好的尊重对方尊重彼此。
参考文献: 武亚杰. (0). 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年恋爱交往的影响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崔林霞. (2010). 牺牲与共依附特质对亲密关系质量的影响. (Doctoral dissertation, 华东师范大学). 克里斯多福·孟. (2015). 亲密关系. 湖南文艺出版社. 魏骊臻, & 梁进龙. (2011). 从自我分化角度看如何保持良好的亲密关系.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000(006), 68-70.
(此文章由如易心理咨询中心撰写,请勿私自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