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安清浅
看一部剧,换一个“老公”? “口味”天天换?墙头一大堆? “小奶狗”or“小狼狗”?“清秀可爱”or“阳刚霸气”? 当我们面对着屏幕大喊“好帅,好帅”时,究竟是什么影响着我们对“帅气”的感知?
图 1 不同类型的男生图片(图源网络,左为鹿晗,右为时代少年团-刘耀文) 都说“始于颜值,忠于人品”。可见,一开始我们总是容易被好看的面孔所吸引。 面孔吸引力,就是指面孔诱发出的一种令人愉快的情绪体验,使人产生一定程度的接近意愿。 那么,什么样的男性面孔更具有吸引力呢? 目前认为,影响面孔吸引力的主要源于3个方面:对称性(symmetry)、平均化(averageness)和性别二态性(sexual dimorphism)。 对称性指的是面孔的两半非常相似,几乎是互为镜像的。而平均化指的是面孔的局部特征既不是太大也不是太小,每一部分的大小都恰到好处。对称和平均化的面孔是左右平衡、比例适宜的,我们对其的加工能更节约认知资源。因为我们的大脑总想偷点懒,所以也更偏好这样的面孔。 而性别二态性是指成熟男性和女性经过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发展后,逐步形成了体态上的性别特征,男性化与女性化是这一维度的两个水平。对于男性化面孔,更具男性化特征(例如浓眉、薄嘴唇、方下巴等)即为“阳刚”,而更具女性化特征(例如娃娃脸、大眼睛、小鼻子等)的则为“清秀”。
图 2 研究中所使用的感知男性化面孔图片 (注:从左向右依次为男性化、平均化和女性化) 在生活中,我们对阳刚或清秀的男性面孔各有偏爱。而研究上,此方面的结果确实比较复杂,也尚未达成一致。一些研究发现,女性观察者表现出对男性化男性面孔的偏好和高吸引力评定,而另一些研究发现女性更偏爱女性化的男性面孔并认为其有更高的吸引力。那么,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感知和判断呢? 1 激素水平|生理周期和年龄 女性对男性面孔二态性的偏好会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相对于黄体期,在卵泡发育的后期,女性会更加偏好男性化的男性面孔,认为其更有吸引力。所以,今天爱“软萌小可爱”,明天爱“霸道大狼狗”,纯属正常现象,可能只是你每个月体内的激素在作怪罢了!
图 3 女性月经周期示意图(图源网络) 女性对男性面孔二态性的偏好也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在生育年龄范围内的女性对男性化面孔的偏好最强,而这种偏好在青春期和绝经后比较弱。这实际上是出于对良好基因的渴望,为了增强后代的竞争力。而男性化特征的面孔常常传递出良好基因的信号。 现在网络上还有这样的流行语:(在看到很帅的男生后留言)我要给他生猴子/已经在飞孩子了。看似随意、玩闹的网络流行语,实际上也暗含了女生们对优良基因的考虑。
图 4 不同年龄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图源网络) 2择偶策略|男朋友,选man的;老公,选可靠的 我们在选择伴侣的时候,存在两种关系情境:一种是选择短期的性伴侣,一种是持续长久的夫妻关系。有研究发现,在长期关系中,女性表现出女性化偏好,在短期关系中则表现出男性化偏好。这些偏好具有潜在的意义,短期关系中偏好男性化的男性面孔,可能更看重伴侣带来的良好基因利益;而在长期关系中偏好女性化的男性面孔,则可能是从长远角度选择了一个有潜力成为“好父亲”的伴侣。在建立和维持家庭的情况下,女性更需要一位温暖、诚实、随和的男性,能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关心和照顾自己和子女。具有女性化面孔特征的男性,往往被认为更具有上述的特质。而拥有典型男性化面孔的男性,在人格方面容易表现得更强势、更孤僻、更情绪化、更不诚实,更可能是一个糟糕的父亲。 当然,除了上述提到的2个主要因素外,女性自身的面孔吸引力、人格特征、性取向等因素都会影响对二态性男性面孔的偏好。 所以,“清秀”和“阳刚”,哪种更有吸引力呢? 没有定论,就像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每一天的判断和感受可能都是不同的,或许只是取决于你当时的需要。 所以,放宽心,just follow your heart~ 参考文献 1. DeBruine, L. M., Jones, B. C., Smith, F. G., & Little, A. C.(2010b). Are attractive men's faces masculine or feminine?The importance of controlling confounds in face stimuli.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 Performance, 36(3), 751-758. 2. Oh, D. , Grant-Villegas, N. , & Todorov, A. . (2020). The eye wants what the heart wants: female face preferences are related to partner personality preferenc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 Performance. (11), 1328-1343 3. 陈丽君,江洁,任志洪,&袁宏.(2017).“阳刚”还是“清秀”更具吸引力?——对男性面孔二态性不同偏好的元分析.心理科学进展, 25(4), 553-569. 4. 李鸥,陈红. (2010).面孔吸引力的回顾与前瞻. 心理科学进展,18 (3), 472-479.
(此文章由如易心理咨询中心撰写,请勿私自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