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ruyi 于 2020-12-3 21:44 编辑
积极倾听的技术主要是了给对方支持和帮助,比如当孩子或者其他家人陷入情绪烦恼的时候,我们给予倾听而不是给予建议和指导,能够更有效的帮助对方走出自己的情绪和烦恼,恢复理智,然后自己想办法自主解决困扰。 这一讲开始,我们需要回到自身,来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了。在生活中,我们自己也常常会遭遇很多困难时刻,我们也需要帮助,需要孩子和家人能够为我们着想,给我们支持。
比如说:当孩子和其他家人做了一些我们无法接受的、让我们感到难过的、生气的行为时,我们能怎么办?我们如何才能让孩子体谅父母的需求? 再比如说:当我们被情绪困扰时,当我们和伴侣有矛盾分歧的时候,我们怎样与伴侣说话,才能让伴侣也倾听倾听我们的情绪和情感需求,并体谅我们,多给我们一些关爱? 还有一些情况,比如说:为人父母总是要履行教育孩子的责任的啊,要教会孩子明白:什么言行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恰当的言行。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总要教会孩子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和是非对错的判断取舍。 总之,在日常沟通中,除了倾听别人的想法和感受,我们也需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甚至期待别人能够接受我们的想法,期待别人为了照顾我们的感受而改变他们的行为。 比如: 孩子打断了妈妈和朋友的谈话,妈妈不希望她和朋友的谈话被打断。 孩子把音乐声开得太大,父母需要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 或者老公回到家里就只管自己刷手机,而不帮忙分担家务,妻子需要老公也承担一些家务或者帮忙照顾孩子等等。 等等这些情境下,我们需要使用“我-信息”技术表达自我需求,而不是倾听了。
“我-信息”,这个名称是相对于“你-信息”而言的,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表达习惯。我们在第一讲分享过托马斯·戈登博士总结的12种常见沟通策略,俗称12种沟通绊脚石。如果仔细体会,我们就会发现,使用那些沟通策略的时候,常常是“你”字开头的句式,对孩子做出评判,贴标签,命令,说教,指责。 比如:你真棒!你真淘气。你应该懂事一点。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你就是一个工作狂,你就只管自己舒服,都不知道要帮忙做一点家务吗?你心里还有这个家、有你的老婆孩子吗?你是不是已经不爱我了?呜呜……
“你-信息”是一种迂回的模糊的信息。请想想,我们为什么要指责批评孩子,为什么要抱怨老公?表面上看是因为他们做了什么或者没有做什么,让我们不舒服了。实际上是我们真正要表达的是我们内在的需求、感受和想法。
那不如直接一点,直接用“我-信息”来替代“你-信息”,因为“我-信息”这种表达方式,更真诚,真实、诚实、内外一致,更容易被接受,不会激起别人的防御心理和抗拒感。 以后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们才能体会到这些。今天,我们还是先讲理论和概念。我先来介绍四种常用的 “我-信息”:
1.表白性“我-信息”; 2.预防性“我-信息”; 3.肯定性“我-信息”; 4.面质性“我-信息”;
1.表白性“我-信息”是开放自我的基本形式; 表白性“我-信息”提供给他人关于我们的信念、观点、喜好、感觉、想法和回应的表白,或者是其它能够让他人更了解你或你的生活体验的表述。比如: 我认为老师给你布置的家庭作业是很重要的。 我想我们需要一个出行计划,我们需要提前做一些充分的准备。 我知道你不相信听课能解决我们的育儿困扰,但是我参加过几次父母沙龙活动,我认为这些学习活动是有价值的,能够帮助到我,所以,我想给自己一些机会,我想更系统的学习一些育儿课程。
2.预防性“我-信息”能够预防问题的发生; 让孩子或他人知道你的未来需求以及你希望做到或看到的未来事情。这就为他人提供了更多的调整自己行为的机会,从而确保不阻碍你的未来需求,因此这类讯息能够预防冲突的发生。 比如:去超市之前……妈妈说:我今天只带了30元钱,所以你不能买太贵的东西哦。支付宝,银行卡?我需要控制我的开销,我的工资不够花了。 晚饭之前半小时……我们还有半个小时吃晚饭哦,你的游戏要准备结束了哦; 我很喜欢和你一起吃晚餐,不过请别忘了我不喜欢吃肉。 周五的晚上,说:今晚我想听听你的周末计划,这样我就可以提前安排好我的时间。
3.肯定性“我-信息”能够提升和增进人际关系; 孩子常会做一些困扰父母的事情,但他们也会常常说出或做出一些令父母愉快的事情,甚至为父母提供意外帮助,或者表现出友好、懂事、体贴和幽默的一面。当孩子出现这些行为时,父母及时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表扬夸奖,这是很重要和适当的。肯定性我讯息时“不附带任何条件”地表达对孩子的接纳和肯定。 比如: 我很感激我在听课的时候你保持安静,让我能够安心学习,谢谢你! 宝贝,我真的很喜欢你写的故事,喜欢看你跳绳的样子。 当我看到你帮小朋友系鞋带的时候,我感到很骄傲!我看到你的动作很娴熟,你还会照顾小朋友。妈妈真的好爱你!
长期坚持使用“我-信息”表达的效果: 即使改变孩子不应该成为父母的动机,但是如果父母经常对孩子表露出肯定的感受,孩子就会自动减少做出父母无法接纳的行为,彼此之间会更加信任、互相尊重、更加爱护和关心。坦诚、温暖和关爱的情感则会在家庭中极大地传递开来。
以上三种我讯息最适合当父母与孩子都处于无问题区时使用。他们主要是维护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或是用在其他人际之间,经营良好的人际关系。
面质性“我-信息”,我们将在下一节课继续分享。
(此文章由如易心理咨询中心撰写,请勿私自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