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力1 无效的亲子沟通,你中招了吗?

[复制链接]

221

主题

221

帖子

1091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91
ruyi 发表于 2020-9-10 22:13:44
1811 0
本帖最后由 ruyi 于 2020-11-11 20:15 编辑

沟通力.png
大家好,我是心理咨询师陈义萍。
我曾经也是一名中学老师,与学生和家长一起亲密无间地工作过11年。我是一个有追求的老师,我梦想着能够教育好我的每一个学生,让我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成长为优秀的人。
在我做老师的那11年里,在这样美丽的梦想指引下,我品尝过幸福和喜悦,也曾深深地感到过痛苦和迷茫,因为总有一些学生,纵使我用尽了浑身力气,也不能把他教育成我期待的那种理想状态。
于是,我开始学习心理学,开始学习儿童的人格成长理论,开始观察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影响。
2014年1月,我决定从学校辞职,专职从事家庭教育工作,给家长讲课,帮助父母们学习科学育儿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孩子们更健康更快乐的成长为优秀人才。
我和大家来讨论一个话题:为什么我们觉得不幸福?为什么父母说话总是不入孩子们的耳朵?——
无效的亲子沟通长什么样?
在未来的课程里,我将教会大家怎样和家人沟通,避免在家庭里的争吵和烦恼。

首先,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个心理学知识。在心理学界有一个理论流派叫做
客体关系学派,这个学派就认为:人要活在情感关系里,需要情感关系的滋养,需要被人爱,也需要爱别人。否则,人就会感到很痛苦。
幻灯片2.jpg

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呢?
我们需要感受到父母是爱我们的,我们也希望能够爱自己的父母。彼此相亲相爱,就会觉得很幸福,对吗?
我知道的,有些同学很幸福,家庭和睦,家人之间相亲相爱。而有些同学就没这么幸运了,可能爸爸妈妈经常吵架,可能妈妈会和奶奶吵架,也可能爸爸妈妈总是喜欢批评自己,爸爸妈妈说话总是不中听。怎么办呢?为什么家人在一起就不能有话好好说呢?怎样才能够让一家人相亲相爱,生活愉快呢?
让我们从一个亲子沟通案例开始,来寻找办法吧。

亲子沟通案例:《当“写作业”遇上“看动画片”》
情境一:妈妈下班回到家,看到儿子躺在沙发上看奥特曼动画片,问儿子:“你家庭作业写了吗?”儿子不吭声,于是,妈妈再问:“你家庭作业写了吗?我跟你说话呢,你听见了没有?”孩子慢悠悠地回答说:“没有,等会再写。”
接下来,请同学们和家长们一起来做个小练习:
1.当孩子慢悠悠地回答说“还没写作业”,这时妈妈可能会对孩子说什么?
请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是你的妈妈,或者假如你就是这位妈妈,你会怎么说?请在纸上写下妈妈会说的话。我们一会来分析大家的答案哦。

情境二:妈妈和儿子正为“没写作业,就看电视”的事情争吵、生气着,孩子哭了,却倔强地不去写作业,妈妈则火冒三丈,却束手无策,这时,爸爸下班回到家。
那么,接下来,请你写出:
2.假如你就是这位爸爸,你开口说出来的头三句话可能会是什么?
同样请大家暂停思考一下,在纸上写下三句话。我们马上回来分析大家的答案,看看大家平常都是怎么做沟通的。

我收集过家长们的练习答案:
妈妈说: “你为什么还不去写作业,天天看动画片,看动画片能让你考上大学吗?以后有好的工作吗? 赶快把电视关了,写作业去。”
爸爸说:“干啥呢你俩?你去写作业去,别再看电视了。你不会给孩子好好说是吧,吵啥吵?你做晚饭了吗?该去做饭了。”
这位爸爸是对母子俩各打五十板。当然,我见过的更多的家庭,是父母两个人合起火来教育孩子,比如说:
“你昨天不是答应我了,回家先写作业的吗?你怎么又说话不算话了?”
“你就知道看电视,你看看王阿姨家谁谁谁,回家首先写作业,你怎么就不能像他学一学呢?”
“你都初中生了呀,怎么还像个小学生一样,怎么像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看动画片呢?羞不羞啊?”
“你期中考试才考了多少分,还好意思看电视啊?你还想不想好了?我看你是不想好了吧!”
“爸爸妈妈,天天辛苦上班,赚钱供你读书,容易吗?你怎么就不能懂事一些呢?你怎么就不知道要努力上进呢?”
“爸爸妈妈小时候家里穷,想读书都没机会,你要好好珍惜学习的机会啊。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啊。”
“乖乖,我的亲亲宝贝,该写作业了呀!来,我给你榨果汁喝,你去写作业啊。好好写作业,期末考试考上90分,我给你买手机。”

我们一起来研究下大家的练习,这些沟通方式,本质上是什么技巧?


人们常用的沟通技能12类: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博士)
1、命令、指挥、控制
2、警告、训诫、威胁
3、规劝、说教、布道
4、建议、给解决方案
5、说服、教育、辩论
6、评价、批评、责备
7、赞扬、赞同、评价
8、归类、嘲笑、羞辱
9、解释、分析、诊断
10、安慰、同情、安抚
11、调查、质问、审问
12、开玩笑、转移话题

这些沟通技巧管用吗?能让孩子听话吗?常常是不能的。为什么?我们挑选一两条来琢磨一下,研究一下。

幻灯片7.jpg

6.评价、批评、表示不赞同、责备——对孩子作出一个负面的评价或判断。
这些信息可能比任何其他信息更能使孩子感到自己缺乏能力、自卑、愚蠢、缺乏价值、低劣。一个孩子的自我观念是由父母的判断和评价打造的。当父母评价孩子的时候,孩子也会评价他自己。“我常常听到他们说我坏,我开始感到我必须作个坏孩子。”
评价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使他们不愿透露他们的感受,或是对父母有所隐瞒。“如果我告诉了他们,只会受到批评。”
孩子,与成年人一样,痛恨负面评价。他们会摆出防御姿态,只为了保护他们的自我形象。他们常常会感到气愤,并对评价他们的父母产生怨恨,即使这个评价是正确的。
负面评价会引发反评价。“我见过你做同样的事情。”“你自己也没那么受欢迎。”

7.赞扬、表示赞同——作出一个正面的评价或判断,表示赞同。
与人们对于赞扬总是会对孩子有好处的普遍观点相反,赞扬常常会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一条不符合孩子的自我形象的正面评价会引发敌意:“我不漂亮,我很丑。”“我讨厌我的头发。”“我打得不好,我很糟。”(拍马屁拍到马脚了。)
孩子推断,如果父母对他们做出正面评价,他们也可以在其他时候对他们做出负面评价。此外,一个家庭如果频繁地使用赞扬,一旦得不到赞扬,孩子就会认为父母在批评他。“你没对我的头发说一句好话,这么说你肯定不喜欢它。”
孩子常常把赞扬当做一种操纵手段——一种对孩子施加影响,使其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的微妙的方法。“你这样说只是为了让我更加用功。”
孩子有时候推断他们的父母在赞扬他们的时候并不了解他们。“如果你知道我对自己的真实想法,你就不会那么说了。”
当受到赞扬时,孩子常常会感到尴尬和不舒服,尤其是在他们朋友的面前。“哦,爸爸,那不是真的。”
经常受到赞扬的孩子会逐渐对它产生依赖性,甚至会要求别人赞扬。“我打扫了我的房间,你对此什么也没说。”“我看起来怎么样,妈妈?”“我不是一个好孩子吗?”“这画画得不好吗?”
现在,家长们可要知道了,这些沟通技巧不仅是无效的,而且还会妨碍孩子的心理健康哦!

好的,刚才我们研究了父母们的沟通技巧。接下来,我们再研究一下孩子们的沟通技巧。孩子们惯常使用的沟通技巧有哪些呢?
有些孩子已经学会了家长们的这些技巧了,是吧?请慎重学习哦。
除了学习使用大人们的这些沟通技巧外,孩子们也有自己的沟通技巧,比如:
沉默、生气、哭泣、锁上房门、戴上耳机、撅嘴、跺脚、摔东西、不写作业、不学习、玩游戏、做一些让家长和老师不喜欢的事情……同学们请帮我想想,你们还有其他什么常用的技巧吗?
幻灯片8.jpg

当然啦,这些技巧也是不利于亲子沟通的哦。不仅沟通无效,而且会破坏亲子关系。
这不能怪我们的家长和孩子们,大家除了这些技巧,也不知道其他技巧了,我们都是生存在这样的沟通环境里长大的,我们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了这些沟通技巧,并且时时刻刻都在使用着它们

怎么办?好多家长听了我的课之后会困惑了,那我还能怎么跟孩子说话了呢?这样搞的我都没有能说的话了呀,我要不会说话了呀。这可怎么办?
请别着急,别焦虑,可以扫码加入“父母成长交流群”,听我们每周二9:30的沟通力课程,我会教给大家一套更管用的沟通技巧。既不会伤害孩子,也能帮助孩子们成长得更优秀、更自信、更爱学习。

幸福家庭沟通力@凡科快图 (1).png
(文章内容由如易心理咨询中心撰写,请勿私自转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

杭州如易心理

杭州首家关注全年龄段人心理健康的专业心理服务机构。

联系方式
  • 电话:0571-85052923
  • 手机:15381069952(同微信)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9:00-17:00
  •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南环路4280号汇智地1幢431-433室

微信公众号

Powered by 花房子科技 X3.4© 2020-2021 Comsenz Inc.

无锡花房子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业务许可证:B1.B2-20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