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缺席的爸爸不缺席——写给单亲妈妈

[复制链接]

221

主题

221

帖子

1091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91
ruyi 发表于 2020-8-1 11:15:50
1803 0
本帖最后由 ruyi 于 2020-8-1 13:32 编辑

让缺席的爸爸不缺席——写给单亲妈妈
奥地利著名精神分析师阿德勒在他的名著《自卑与超越》中提出,儿童容易把特殊的经验当作未来生活的基础,当他以此经验来指导自己未来的生活时,就有可能存在某种错误。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夫妻离异导致父亲缺席的现象并不少见。由于离异常常会引起夫妻之间深刻的怨恨和愤怒,对于孩子而言,自己最爱的两个人之间关系如此糟糕,孩子内心不仅矛盾和冲突较多,而且经由父母的关系获得原始经验通常会对日后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如果想减少父亲缺席所带来的心理影响,则需要对父亲的缺席重新做出解释,并赋予新的意义。

夫妻离异,亲密关系的重大创伤
攻击。攻击对方是离异母亲最常见的做法,她们通常被自己的愤怒和怨恨所控制,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把孩子视为同盟来攻击对法。根据母亲性格的差异,这种攻击通常可以分为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

被动攻击是指母亲通常呈现自己的辛苦和艰难等,用非常隐秘的法式向孩子传递“我之所以今天这么辛苦,都是你父亲造成的”之类的信息。主动攻击表现为母亲通过身体或语言等课件的方式直接攻击对方,并告诉孩子,你父亲是个不负责任的人,他抛弃了我们,他不爱我们。

攻击和指责通常会让攻击者的感觉更糟糕。当我们指责和攻击时,本来仅存的美好的关系也一点点被破坏掉了,进而体验到更多的丧失感,而丧失是导致抑郁的重要因素。孩子也会在母亲的攻击中失去对父亲的好感和依恋。

讳。夫妻双方离异后,有的母亲尽量避免在家里提起孩子的父亲,仿佛孩子从来不曾有过父亲似的。这样做的原因通常有两个:一是自己不愿意提起伤心的往事,希望能够淡忘;二是为了保护孩子,希望孩子不要想起父亲,或者不想让孩子因为觉得父亲不在身边而感到自卑。其实,这种情况下家庭氛围会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大家都知道有个人在,但都不能谈论和提及,而是需要小心绕开。

就像“屋子里的大象”①式的思维一样:一件坏事,只要不讲出来,就等于没有发生过;只要不讲出来,它的上程度就会减轻。其实,不讲回来的伤害,要大过讲出来的一切伤害。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心理。

合理化。合理化是指当个体被迫接受事件、结果和出境时,通过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来减少内心的冲突。离异母亲为了缓解自己内心的冲突,有时会采用合理的防御方式来减少离异对自己的冲击。比如,妈妈告诉孩子:“妈妈和你在一起不是也很好吗?我觉得现在更自由自在。”
合理化其实是一种相对高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然而,这种方式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一些认知和体验上的困惑:婚姻是束缚人的吗?妈妈真的不需要爸爸吗?我却宁愿爸爸管制自己也想要爸爸在我身边,我的感觉对吗?这可能会对孩子今后的婚恋观产生不良的影响。

父亲“不在”不等于“不存在”
在以上几种处理父亲的方式中,母亲给孩子灌输的主要是有关父亲的负面观点:你的爸爸不要你,他坏透了,他不负责任,他不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不由自主地站在母亲这一方:我不喜欢或亲近爸爸,如果那样,妈妈会不高兴,会难过,甚至可能会不要我。

然而,孩子毕竟也是父亲的孩子,他的生命中必然也有父亲的一半。孩子在意识层面越是压抑对父亲的爱,在潜意识深处就越是存在相反的强烈力量,他会隐秘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亲的忠诚,也是对自己生命的忠诚。

此外,母亲所强调的父亲身上的缺点,在未来的生活中可能会在孩子身上戏剧化地出现。这种心理上的分裂会带来心理上的痛苦,进而可能产生各种身体疾病。比如,孩子明明体验到父亲对自己的爱,却因为要让母亲高兴而不能认可父亲的爱,必须压抑下去,压抑的能量就可能以疾病的方式表达出来。

母亲需要帮助孩子塑造一个“精神中的父亲”
孩子要在意识层面认同父亲,需要有一个积极的父亲形象。而这个积极的父亲形象则主要透过母亲的眼睛来获得,对于父母离异的孩子尤其如此,因为他们与父亲缺少实际的接触。

避免让孩子卷入关系的纷争中。及时母亲独自抚养孩子,仍然可以帮助孩子从精神上看到父亲的存在,并且努力避免让孩子卷入夫妻关系的纷争中。这一点对于因为离婚而心存怨恨的母亲而言是一个提醒,当然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如果可能,离异的双亲尽量不要利用孩子作为惩罚对方的工具,比如为证明自己是对的或自己是受害者,把对对方的怨恨转嫁给孩子来承担,或者通过剥夺孩子与对方见面的权利来惩罚对方等。孩子在父母之间的爱恨情仇中,会有很难以处理的挣扎着=和冲突,这种混乱的感觉对他负面影响将是深远的。

告诉孩子,父母离婚和他没关系。之所以这样告诉孩子,是因为儿童会自然地认为,是自己不够好才导致父母离婚,他的内心会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在这种压力的驱使下,他自己回用自己的方式卷入父母的关系中,所以,父母需要清晰的告诉孩子,父母的分开和他没关系。

父母之间发生冲突时,有的孩子会表现得格外乖巧,因为他认为是自己不好才导致父母发生冲突;有的只则会有些搞笑的表现,因为他想通过逗乐父母缓解压力和焦虑;有些孩子则可能会表现出一些异常行为,一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如果能让孩子明白,父母的关系冲突和他没关系,孩子就更可能坦然面对这一切。
帮助孩子看到多种关系。在父母和孩子组成的三角关系中,除了夫妻关系,还有母子关系和父子关系。父母离异后,虽然夫妻关系不存在了,但血缘关系是永恒的,孩子仍然可以同时拥有母亲的爱和父亲的爱。孩子永远是父亲的孩子,并没有随着婚姻关系的结束而被父亲抛弃。

帮助孩子看到父亲的优点。对于一个离开自己的男人,母亲要肯定他的优点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事实上,任何婚姻的解体都有夫妻双方的原因。尽管婚姻关系结束,但对方的优点并不会随之消失。

当母亲能够帮助孩子看到并肯定父亲的优点时,孩子会更自信,也更可能认同那些优点。这些优点和积极之处主要依靠母亲来传递,比如母亲可说父亲温厚善良,也可以说父亲懦弱、不像个男人。孩子是来自父亲的,在孩子看来,紫的父亲拥有的优点,自己也应该拥有。

在这一点上,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母亲堪称典范。虽然离婚后老奥巴马在奥巴马的生活中几乎从未出现过,也未尽过责任和义务,但这并没有影响母亲帮助奥巴马认同自己拥有一位有很优秀的父亲。

允许父亲出现带孩子玩。既然父子关系仍在,父亲就应该尽可能地履行他的责任。母亲要帮助孩子享受与父亲共度时光,并且不让孩子对母亲产生内疚感。

必须提醒的是,母亲在帮助孩子建立“精神中的父亲”的过程中,所有的语言和行为不能只是敷衍了事、说说而已,更重要的是母亲内心的状态是良好的。做到这些虽然很难,但至少在面对孩子时,母亲应该把自己调整到相对和谐的状态。不要试图欺骗任何人,我们的每个毛孔都会表达真实的内心。尤其是不要欺骗孩子,因为他们是感受的专家。

本文选自《接纳孩子,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作者:侯瑞鹤(中国妇女出版社)
添加小书童微信好友
申请加入父母成长微信群

思而优儿童心理发展中心,为普及儿童心理知识及心理养育科学而努力,为服务大众提供婴幼儿及儿童心理咨询、亲子养育知识讲座课程等多种心理服务。关注儿童心理健康,预防改善严重心理疾患,为优秀儿童提供心理保健。


杭州如易心理咨询中心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南环路4280号汇智地1幢431室
电话:0571-85052923或15381069952(同微信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

杭州如易心理

杭州首家关注全年龄段人心理健康的专业心理服务机构。

联系方式
  • 电话:0571-85052923
  • 手机:15381069952(同微信)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9:00-17:00
  •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南环路4280号汇智地1幢431-433室

微信公众号

Powered by 花房子科技 X3.4© 2020-2021 Comsenz Inc.

无锡花房子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业务许可证:B1.B2-20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