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父母无意识的呈现

[复制链接]

221

主题

221

帖子

1091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91
ruyi 发表于 2020-7-31 16:33:50
1603 0
本帖最后由 ruyi 于 2020-8-1 13:12 编辑

微信图片_20200513131849.jpg
|孩子是父母无意识的呈现
育儿过程其实也是父母互动的过程,父母正是通过互动对孩子产生各种影响,父母的情绪、人格、行为、语言等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然而,仅仅知道父母在哪些方面影响孩子,还不足以让我们了解亲自之间的互动真相,其背后深藏的心理机制更值得探索。

|孩子通过父母的眼睛来了解和定义自己
父母就像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通过这面镜子不断了解自己。父母看到镜子上喜欢的“污点”(比如孩子被别打了一下没反应,父母解释为“孩子胆子小,容易受人欺负”),就想擦掉这个“污点”(让孩子变得胆大,不被欺负)。多次经过父母的强化,孩子就会得到确定的信息,即我是一个容易被欺负的人,而这将来很可能会变成现实。

这个结论是孩子通过父母看到的。事实上,这只是父母由于自己曾经的心理创伤(如自己容易受人欺负等)而得出的结论,或者是父母对此行为进行了歪曲解释(被人打了一下还不还手,就觉得孩子容易受欺负和胆小)。但如果父母对自己不够了解,即不了解自己心理的创伤,或者意识不到自己进行了歪曲解释,就会通过控制孩子来缓解自己不舒服的感受。

|父母对孩子的信念决定孩子的未来
每个人的头脑都有大量关于社会、自我或他们的信念和规条,这些信念合规条有些能够被自己意识到,但更多的是藏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如果父母对于亲子育儿的信念在潜意识层面,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强有力”地塑造着孩子。

有这个一个故事:
美国一个棒球冠军到监狱与犯罪见面,其中一个犯人问冠军:“我从小也非常热爱棒球,我想知道你是怎么成为全美棒球冠军的,这曾经也是我儿时的梦想。”冠军说:“小时候我在打棒球时,不小心将球打到了玻璃上,爸爸说:‘打得好,照这样练下去’你一定可以成为美国最棒的棒球选手。所以,我就成为现在的样子。”犯人听后,幽幽的说:“我小时候打球时,不小心把球打到玻璃上,爸爸说:‘你再这样打下去,将来会进监狱的。’所以我就来了。”

两个人小时候有过同样的行为,但冠军父亲和犯人父亲看待孩子行为时有着不同的信念,从而造就了不同的未来。这说明,真是的信念就像“咒语”一样,进行着自我实现。

|父母眼中的世界决定孩子未来的世界
孩子通过父母的眼睛来感受世界是否安全、他人是否值得信任等。如果父母觉得他人是不可能信任的,孩子也无法相信他人,不能坦然地得到他人的帮助,或者当有人主动帮助他时,他也会怀疑别人的用心。反过来,这种意识一旦形成,孩子看待世界的方式又会使其创造出不值得信任的外部环境,以证明自己眼中世界是对的。如果父母看待世界的方式是强弱关系,孩子从父母的眼中看到的就是各种不同类型的斗争。如何在斗争中生存下来,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则是头等大事。

  令父母们无法释怀的是,五个没有进行有意识的成长,孩子即使到成年,也可能会一直保留着儿时看待世界的方式,这种方式再次创造了与父母眼中的世界相似的外部环境。

父母的每一个起心动念都对对孩子产生影响,父母不是用某一部分影响孩子,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塑造着孩子的现在和未来。而成长为一个更一致、更完美的个体,是每个人一生的功课,这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做了父母,更是作为一个个体最高的追求目标。

因此学习做父母的本质就是进行自我成长,并了解亲子互动的真相。
   一是父母应该通过自我成长,加深对自己的了解,能够区分哪些情绪是自己的,哪些情绪是孩子的,并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当父母领悟这些时,就不会被自己的情绪所驱使,不会通过控制孩子来缓解自己的情绪。这时就更可能区分自己的做法到底是孩子的需要,还是自己的需要。

二是父母应该了解亲子互动的真实过程,结合自己的育儿实践,创造出合适自己的育儿方法,变成更加自信的父母。如果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深层心理机制,父母会变得更有洞察力、更懂孩子,也更能灵活多变地处理孩子的教养问题。

本文选自:《接纳孩子,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作者:侯瑞鹤。中国妇女出版社

添加小书童微信好友
申请加入父母成长微信群

思而优儿童心理发展中心,为普及儿童心理知识及心理养育科学而努力,为服务大众提供婴幼儿及儿童心理咨询、亲子养育知识讲座课程等多种心理服务。关注儿童心理健康,预防改善严重心理疾患,为优秀儿童提供心理保健。

杭州如易心理咨询中心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南环路4280号汇智地1幢431室
电话:0571-85052923或15381069952(同微信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

杭州如易心理

杭州首家关注全年龄段人心理健康的专业心理服务机构。

联系方式
  • 电话:0571-85052923
  • 手机:15381069952(同微信)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9:00-17:00
  •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南环路4280号汇智地1幢431-433室

微信公众号

Powered by 花房子科技 X3.4© 2020-2021 Comsenz Inc.

无锡花房子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业务许可证:B1.B2-20200408